摘要: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xiàn)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展現(xiàn)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
1987.2.20。影寫版。P11.5。 31mm*57.75mm。 30(10*3)。[G]。
高云。北京郵票廠。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xiàn)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畫面的章法聚散有致, 刷色濃郁蒼勁,象是一個特寫鏡頭。
3-2為“巖棲穴處,排日記程”。表現(xiàn)的是徐霞客在溶洞中借助松明火把揮筆撰寫游記的情景。在郵票上描繪巖洞內(nèi)的情景,還不多見。要處理得既不陰暗,又能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不易。設計者采取從洞里向洞外看的角度,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尤其鐘乳石柱,把人物“一分為二”,這大膽的一筆帶來了非同一般的藝術效果。
3-3為“登必至極,窮途不憂”。展現(xiàn)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畫面以奇峰怪石置于上、徐霞客居于下,并用浮云虛去腳下山峰的輪廓,造成了 大自然的深遠、遼闊的意境,又表現(xiàn)了徐霞客超凡脫俗, 飄然若仙的風采。
這套郵票分開來看各具特色,而在大構圖上,用兩道豎線框住了畫面的左右,并把文字置于圖上,使之成為全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中國畫中傳統(tǒng)的立 軸畫格局。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畫家運用中國畫中工筆重彩的表現(xiàn)手法,用筆細膩,色彩明麗,使郵票顯得古樸典雅,莊重大方。
這套郵票發(fā)行于1987年2月20日,紀念了明代地理學家、旅游家徐霞客誕生400周年,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以3個不同的主題特色展現(xiàn)出了徐霞客的精神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畫面頗具中國古典特色同時運用了中國畫中工筆重彩的表現(xiàn)手法,很好地給人們展現(xiàn)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文化內(nèi)涵。徐霞客是中國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在早年的時候博覽群書并且親自探索大自然的奧妙,對于我國當時地貌和水文方面的描述非常詳細,同時也將我國當時西南地區(qū)石灰?guī)r地貌特征也記載到了他的游記中,他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對于我國地理文學方面的事業(yè)發(fā)展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1894年,孫中山組織興中會,并開始發(fā)動反清武裝斗爭。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qū)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同盟會的幫助下發(fā)動了武昌起義,成立了湖北軍政府,各省紛紛響應。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這套郵票發(fā)行于1983年3月14日今天了馬克思逝世10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馬克思思想以及馬克思在演講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堅定的表情以及筆直的身影,展現(xiàn)出了一代革命家的偉大風范。
1979.10.1,影寫版。小型張規(guī)格:67*75mm。
6-1為“會徽”。主圖為五屆全運會會徽,背景為淺綠色的海浪,海面上海鷗點點,標志著第五屆全運全是在中國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舉行。一名男子跳高運動員正飛身躍過橫桿?! 〉谖鍖萌\會于1983年9月16日至10月1日在上海舉行。
本套郵票共5枚。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尤其是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為了鼓勵青少年養(yǎng)成每天鍛煉的好習慣,中國發(fā)行了T21 從小鍛煉為革命郵票。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78年六一兒童節(jié),主體對象十分的明確。
J133M 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周年(小型張)
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6年11月12日,屬于紀念孫中山誕生120周年紀念郵票小型張,該郵票的主圖案為孫中山半身像,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物形象的刻畫非常生動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一代偉大革命領導者的風范。
J23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8.22,影寫版,P11.5*11,60*40mm,25(5*5)?! ?-1為“慶祝大會召開”。畫面主圖是中國各族人民手拉手高舉彩旗,歡聚在天安門廣場上?! ≈袊伯a(chǎn)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77年8月12日-18日在北京舉行。
T48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E]孫鴻年、閻炳武、李慶發(fā)、趙順義。它發(fā)行于1980年3月12日,是中國影調(diào)套印版郵票的一員,整組郵票分為4枚。整組郵票出自于北京郵票廠,制作精致,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