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錢幣用銅冶煉方法《東洋見聞錄》記載: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有“膽水冶銅法”。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的泉水。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
錢幣用銅冶煉方法《東洋見聞錄》記載: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有“膽水冶銅法”。這種冶銅法就是利用金屬鐵從含有銅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銅來,然后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后,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
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樸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了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煉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后,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
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fā)展到很大的規(guī)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qū)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guī)模較大。在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占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后,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占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
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于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后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平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宋朝的古錢幣字體秀麗,非常有欣賞的價值,尤其是宋徽宗時代的產物,圣宋元寶當然也不例外?! ⊥ㄟ^圣宋元寶圖片及價格,人們收藏圣宋元寶的原因很簡單,其中無外乎包括兩種。
根據了解一枚貨真價實的圣宋元寶在非常罕見,但凡見過它真面目的人都會被它給驚嘆住。在圣宋元寶的正面所雕刻的字體,均采用了篆書與行書這兩種字體,同時字體又呈現出憨厚有力的樣子來。
古錢幣著錄所有圣宋元寶錢,篆書寶均從“缶”,而這枚錢為“爾”。證明在圣宋長冠寶篆書中有“爾寶”是毋庸置疑的?! ¢L冠寶在圣宋元寶錢中,僅次于“通寶手”珍稀錢幣??梢娖湎∮谐潭取?/p>
圣宋元寶,北宋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元年所鑄“圣宋元寶”是仁宗“皇宋通寶”之后的又一種不以年號命錢名的非年號錢。圣宋錢總體遺存量較豐,版式多樣,普品較多,背文鐵錢價值反高于銅錢。其中,鐵母為該泉體系中的珍貴品種,價值最高。
在中國古代出現的錢幣中,圣宋元寶是非常著名的一種錢幣?! ∪绻胍暨x出優(yōu)質的,且具有收藏價值的圣宋元寶,必須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看這種錢幣的銅質。
而圣宋元寶能夠獲得人們的青睞自然也包含了前面兩個原因,同時該錢幣的鑄造特色同樣引人注目,該古錢幣以篆書、行書兩種字體為表現形式?! ∪藗兪詹厥ニ卧獙毜脑蚝芎唵?,其中無外乎包括兩種。這也是圣宋元寶這么受歡迎的原因。
圣宋元寶名字的由來 圣宋元寶是不是珍稀錢幣
古錢幣著錄所有圣宋元寶錢,篆書寶均從“缶”,而這枚錢為“爾”。證明在圣宋長冠寶篆書中有“爾寶”是毋庸置疑的?! ¢L冠寶在圣宋元寶錢中,僅次于“通寶手”珍稀錢幣??梢娖湎∮谐潭?。
圣宋元寶什么時候停止流通鑄造的 圣宋元寶相關書籍記載
趙佶本是哲宗之弟,封端王。有健壯貌端,善教訓習之意。 徽宗即位之初,國政大事由傾向于保守勢力的向太后主持,導致黨同伐異,政局不穩(wěn)?;兆跒檎{和新、舊兩黨派間的爭斗,遂于同年十二月十日改元為建中靖國元年,儼然一付“中和立政”,勵精圖治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