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票為倫敦德納羅公司凹版印制的國幣面值包裹印紙。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以5號楷字及方體阿拉伯?dāng)?shù)字,澆版黑或紅色,加蓋「改作郵票」及「金圓×圓」字樣于票面主圖的兩旁,阿拉伯?dāng)?shù)字在下端。
發(fā)行日期:1948.12.17(民國37年)
規(guī)格:200(10*20)
加蓋:上海三一印刷公司
原票為倫敦德納羅公司凹版印制的國幣面值包裹印紙。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以5號楷字及方體阿拉伯?dāng)?shù)字,澆版黑或紅色,加蓋「改作郵票」及「金圓×圓」字樣于票面主圖的兩旁,阿拉伯?dāng)?shù)字在下端。
1949年,中華郵政發(fā)行。面值1元(桔)、10元(綠)、20元(紫棕)、50元(墨綠)、100元(桔棕)、200元(桔紅)、500元(枚紫)、800元(玫紅)、1000元(藍(lán))。上海大東書局承印。
8分,橄綠(實鈕);大東版僅有5分、8分兩種?! ?. 大東版圓數(shù)票「圓」字內(nèi)「貝」部,右側(cè)1豎與右下1點不連。
抗戰(zhàn)期中,郵票多在后方印制,國內(nèi)因限于技術(shù)及物質(zhì)條件,制品均嫌粗陋?! ∪自?種面值,其中1元、2元兩種于民國33年10月發(fā)行。20元、30元、50元等3種于民國35年3月起發(fā)行。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1942年香港淪陷。香港印刷郵票已無可能,中華郵政就委托重慶中央信托局印刷廠及福建南平的百城印務(wù)局分任印票工作,自1942年起陸續(xù)發(fā)行。齒孔度數(shù)為10.5-12及13。紙質(zhì)較復(fù)雜,分有條紋土紙,無條紋厚、薄士紙,無條紋厚、薄士紙,道林紙等。
1938.11.11,雕刻版,P12.5,19.5mm*23mm,50,[P]香港中華書局?! ?939,P12.5,梳式齒和線式齒兩種。最初由香港中華書局以雕刻凹版雙套色印制3種,以國父像為中心圖案。國徽兩旁雙橫線內(nèi)為空白,通稱“空框”。
1949年,中華郵政發(fā)行。面值10元(綠)、20元(棕紫)。上海中央印刷廠承印?! ?0元,紫棕,出現(xiàn)2種變體票:P13、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