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字0.5分,棕,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倒蓋、復蓋。 紅字2分,深綠,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橫雙連中縫漏齒、直雙連中縫漏齒。全套自半分至5圓共15枚,發(fā)交各地售用。
黑字0.5分,棕,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倒蓋、復蓋。
紅字1分,赭黃,出現(xiàn)八種變體票:倒蓋、復蓋、雙連且一枚漏印、橫雙連中縫漏齒、直雙連中縫漏齒、頂邊漏齒、原票大頭“壹”、原票“壹”“壬”字頭。
紅字2分,深綠,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橫雙連中縫漏齒、直雙連中縫漏齒。
紅字3分,藍綠,出現(xiàn)四種變體票:倒蓋、橫雙連中縫漏齒、直雙連中縫漏齒、頂端漏齒。
黑字4分,朱紅,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直雙連中縫漏齒、頂端漏齒。
紅字5分,青蓮。
黑字7分,紫棕,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頂邊漏齒。
紅字10分,灰藍,出現(xiàn)四種變體票:倒蓋、復蓋、雙連且一枚漏印、棕色加蓋。
紅字16分,橄綠。
黑字20分,棕紅,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直雙連中縫漏齒。
黑字30分,朱紅。
紅字50分,淡綠。
黑字1元,紅、玫紅,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倒蓋。
黑字2元,棕紅、黃,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倒蓋。
黑字5元,綠、粉紅。
名稱:加蓋宋體字“中華民國”郵票
整版枚數(shù):(12)-(15)(17)(18)(20)(22)-(24)240(12*4*5) (16)(19)
發(fā)行日期: 1912-03-00
印刷機構(gòu):上海郵政供應股
齒孔度數(shù):P12-16
版別:雕刻版 [1]
1912.3(民國元年三月),五號宋字加蓋于清倫敦版蟠龍無水印票,普3.1-普3.3、普3.5、普3.6、普3.8、普3.10-普3.12均為240(12*4*5);普3.4、普3.7、普3.9為200(8*5*5);普3.13-普3.15為48(8*6),上海郵政供應股印制。
“臨時中立”郵票再度加蓋“中華民國”字樣的同時﹐還以倫敦版蟠龍無水印原票,由造冊處以5號宋字加蓋直行紅或黑色“中華民國”4字。全套自半分至5圓共15枚,發(fā)交各地售用。
“倫敦二版”俗稱雙票?! ?分,橘黃,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中”字下的第二條橫線完整?! .S. 從印制版別上看,第一版應為“雙圈”票,第二版才為“單圈”票;從發(fā)售時間上區(qū)分,“單圈”票在先,“雙圈”票在后。
1949年,中華郵政發(fā)行。面值1分(黃綠)、2分(桔)、4分(藍綠)、10分(紫)、16分(桔紅)、20分(藍)、50分(棕)、100分(淺藍)、500分(紅)。重慶華南印刷廠承印?! ?分,桔黃,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橫縫及頂邊漏齒。
1944年,中華郵政發(fā)行。圖案與中信版孫中山像郵票相同,唯母模暗記不同,刷色也不同。紙質(zhì)有宣紙,道林紙等。福建南平百城印務局承印。
2分,橄綠,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底邊漏齒; 民國郵票屬于歷史上最動蕩的一個歷史階段。在長期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下,民國郵票消耗特別大,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已經(jīng)不多了。所以,現(xiàn)如今能完整保留下來的民國郵票已經(jīng)寥寥無幾。
藍字0.5分(棕),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直雙連中縫漏齒?! 〖t字1分(赭黃),出現(xiàn)五種變體票:橫雙連中縫漏齒、原票大頭“壹”、原票“壹”壬字頭、頂邊漏齒、底邊漏齒。
2分,紅色加蓋,出現(xiàn)一種變體票:倒蓋?! 》瓊髌笔且苑瑸橹鞯?,背景是火車、農(nóng)獲票是以農(nóng)民收割為主圖的,背景是天壇。這套郵票用的是5號宋體字,紅色的加蓋。印刷也很粗糙,比較不精致,但是是北京發(fā)行的唯一一套暫作改值的郵票。
普58 印花稅票改作單位郵票
1949.5P12.5~14,[Pr]廣州南京印務局?! V東郵政管理局奉令將印花稅票一批,交由廣州南京印務局,以特制鋅版加印改作單位郵票,計國內(nèi)信函費3種,國內(nèi)掛號費,國內(nèi)快遞費及航空費各1種,國內(nèi)航空費單位票另列于航空類。加蓋顏色黑、紅或深棕色。
普53 上海大東二版孫中山像金圓郵票
1949年,中華郵政發(fā)行。上海大東書局承印。大東1版與2版除齒孔不同外,其版式顯著不同處為:大東一版「國」字之一點,在橫地右邊,與橫相連。大東2版「國」字之一點,在1橫的上邊,與橫及上端相連。
普26 孫中山像及烈士像“改作一分”郵票
1941年11月1日新聞紙郵資由半分調(diào)整為1分,半分郵票不復適用,各區(qū)郵政管理局分別將存票就地加蓋改作1分票售用。此項加蓋票,通用于廣東郵區(qū),故稱湘粵加蓋。